【启邦访谈】专访AIP国际班汪潇然
【启邦访谈】启邦圆我艺术留学梦——专访AIP国际班汪潇然
听听真实的声音,共同来感受启邦教育经历。启邦访谈系列和你一起来谈谈启邦,了解启邦。这里的每个故事原型都是学生和学生家长,希望这些故事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。
采访者:刘海燕
采访对象:汪潇然爸爸(汪先生)
采访时间:2015年3月28日下午3点
采访地点:启邦南山七巧国校区教室
诗人汪国真说过:“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。” 成才之路有很多种,选择AIP,学好英语,出国留学,避开国内中考、高考,对很多喜欢艺术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出路,同时也注定了风雨兼程。沉淀着专业知识,学好英语,这些字眼真实地铺垫着他们的圆梦旅程。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广美附中启邦AIP国际班的汪潇然。汪潇然,女,15岁,启邦AIP国际班的学生。
▲国际班的汪潇然
刘海燕:你好,我是启邦的策划刘海燕,今天很高兴见到你,主要是想和你聊聊潇然和启邦的故事。我们先从潇然谈起,潇然和启邦是如何结缘的,怎么想到让她来启邦的?
汪先生(汪潇然爸爸以下简称汪先生):潇然原来在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学习,孩子可能对文艺相对感兴趣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那么强,在学校学的比较吃力,我们就让她在外面补习英语。后来听人讲启邦的国际部非常不错,既能学习到专业知识,还可以直升广州美院附中国际高中。就把潇然给送来了,主要是为孩子谋一条出路,来启邦也是很偶然的。
▲国际班余老师在做示范
刘海燕:这样说来潇然在启邦的时间并不长,那么在这半年学习中,你认为潇然最大的改变是什么?
汪先生:最大的改变是自信心的提升,孩子从“要我学”变成“我要学”。记得很清楚,我以前去学校开家长会,老师列的都是孩子的弱点不好的地方,让我们家长和孩子都有点灰头灰脸的感觉。那次来启邦开家长会,看到老师列的都是孩子的优点,这个反差特别大。因为来启邦是国际班,除了绘画还学习英文也学习写作,她的绘画是余泽谦老师在教。孩子来启邦后把心打开了,以前学英语总是不得要领,为了辅导她英文我也付出很多。来这里后,她的英文我没有再管过,检查过2次,结果都不错。可以说来启邦后解放了她也解放了我,这个真的很感谢启邦,来启邦来对了。
刘海燕:提到教育,我想问问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如何做才比较好,怎样帮孩子找到一条共赢的路。
汪先生:说起来潇然真的是文艺特长生,她爱好文艺,也喜欢唱歌。现在是石岩合唱班的学生,她们合唱班还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过,初一的时候去的,拿到第二名合唱奖项。现在她也学习长笛,吉他,有的时候也去深圳音乐厅演出。但是,在学校孩子属于后进生,不是特别突出。我们家长一直在做尝试,不同的尝试带来了不同的结果。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帮孩子想出路,同时又不放手。这样造成孩子缩手缩脚,我的意见是原则上把握好,细节上放开。调动孩子的自主性能动性,让孩子把心打开。潇然未来肯定要走出国学习的路,这个也是她自己的选择,当然我们家长也非常支持。
刘海燕:汪先生你说的很对这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到更多家长。我想问问汪先生对启邦的建议是什么?
汪先生:启邦在恢复孩子自信心,激励孩子这方面做的非常好,潇然就是很好的案例,现有学习的课程实用性都不错。对启邦的建议是:强化课外阅读,提升孩子的知识面。毕竟艺术靠灵感,而灵感靠积累,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就不会有好的灵感。
刘海燕:非常感谢汪先生跟我谈这么多,希望下次还有机会交流,谢谢。